随着体外生物技术的发展,为深层次地了解和阐明药物的某一性质以及与药效和毒性的相关性,不少药代动力学的体外方法有效地应用于药物代谢和相互作用评价,如体外吸收模型(Caco-2细胞模型)、体外肝系统研究、体外转运系统等。这些体外方法学在推测人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特征时,提供了同种属的体外到体内的推测。体外方法学可以通过应用不同辅酶、不同选择性抑制物,不同重组基因纯酶,在试验设计上,可以弥补动物体内方法学的缺陷。体外药代动力学的应用,在不影响或优化临床前研究信息量的同时,减少了实验动物的使用,使动物伦理学的实施逐渐可行。
服务内容
服务内容 | 实验材料 | 检测平台 | 结果报告 |
药物理化性质 |
1. 人工生物膜 如PAMPA,MDCK MDCK-MDR1 2. Caco-2细胞模型 | UV, HPLC/UV, LC-MS/MS |
1、水溶性/脂溶性; 2、通透性; 3、血浆蛋白结合律 |
代谢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 | 肝细胞,肝微粒,重组肝微粒体,底物,特异性抑制剂 | LC-MS/MS,Q-PCR |
1、酶表型 2、酶抑制(IC50;Ki) 3、酶动力学 4、酶诱导 |
转运体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 | Caco-2细胞 | Q-PCR、WB | P-gp,BCRP 和 MRP2的基因及蛋白表达 |
药物体外代谢稳定性 |
Microsomes; S9 fraction; Hepatocytes | LC-MS/MS | 药物浓度变化 |
体外代谢产物鉴定 |
Microsomes; S9 fraction; Hepatocytes | UPLC-PDA-ESI/Q-TOF-MS; NMR | 代谢产物的结构 |
技术平台
服务优势
快速的实验周期(一周左右)
多种属、多亚型重组微粒体以及各种底物及特异性抑制剂
拥有多台AB,Agilent的LC-MS/MS以及Bruker的ESI-Q-TOF分析仪器
资深、专业的技术团队
拥有与多个国际知名研究所和企业合作开发项目的经验